免制震系統規劃設計與施工 > 住友制震壁 • 油壓阻尼器 • 全鋼斜撐 • 樓板隔音墊
2015-04-09

日本第一的住友橡膠GRAST制震壁現在台灣也用的到!

 
台灣地震頻仍;建築裝設制震壁或類似裝置,減低地震對建物及人員之可能傷害,已經相當常見,甚至成為標配之一。只是市面上各品牌產品琳瑯滿目,實際效果卻可能差很大… 
 
攤開世界地理全圖,台灣位於惡名狼藉的太平洋火環帶上,地震頻仍 ; 相信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恐懼,至今還讓許多人餘悸猶存。當然既來之則安之,台灣島民對地震大概早就習以為常 ; 但和其他天然災害相比,地震最麻煩的地方在於,即使以人類現在科技文明進步的程度,仍舊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點。
 
於是,近年來確實有越來越多新建大樓,配備各類新式建材,除了增加建案的附加價值外,也減低相關災害可能帶來的人員傷亡或建築損壞。一般來說,除了選用較強韌回復性高的鋼骨做為建築主結構材料外,建物加裝可吸收地震能量,進而減少或免除建物晃動的制震建材,更在近年成為主流。
 
制震壁成主流建材 
 
目前台灣市面上的相關產品,絕大多數來自日本;由於兩地淵源較深,除了和台灣一樣,日本列島也座落太平洋火環帶上,是地震揮之不去的國度,另外日本在建材的發展更早,相關技術層面也更先進。 
 
有關建築抗震,目前大約有兩種模式,分別是隔震或制震。隔震是建築與地面之間隔著一層特殊材料,藉由建物與地面隔離,進而達到近乎免除搖晃震動的效果。制震則是在建物各樓層間加裝類似的吸震材料或裝置,將地震產生的能量吸收並轉換成其他的能量釋放掉,進而減緩地震發生當下,對建築物結構的破壞,及適度保護建築物內的生命與財產的安全,降低建物內人員可能感到的不舒適與恐懼的情況。 
 
不過在日本,對相關建材或規劃概念,實有不同稱法。隔震稱免震,制震稱減震,從字面就可更清楚分辨兩者差異;前者幾是建物和地層不接觸,後者則只是降低,仍無法完全免除地震時建物發生的搖晃。
contact contact contact contact contact